建工社3种图书获评第二十四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

 

img1

 

2025年6月19日下午,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四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活动”颁奖典礼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隆重举行。我社《北京古建筑》(上、下册)(日文版)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上、下册)(俄文版)获评输出版优秀图书,《岩土工程手册》(上、下册)获评引进版优秀图书

img2

img3

img4

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推介活动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出版协会作为指导单位,由中国出版协会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主办,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年度大型活动之一,在图书版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从2003年至今,我社已有累计96种(套)图书获评该奖项,其中,40种(套)获评“输出版优秀图书” ,56种(套)获评“引进版优秀图书”。为推动建筑文化和出版“走出去”“引进来”双向互动贡献了力量。

img5

 

img6

img7

作者:王南,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曾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获奖文种:日文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东京株式会社

内容简介:本书首先对北京整体的山川地理、历史沿革、建筑特征进行了概述,然后将古建筑进行分门别类,紫禁城、儒学坛庙、宫廷庭园、合院民居、寺院道观,娓娓道来。每种建筑,均以历史为线索,对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然后,对单体古建筑的特色以及聚落关系等进行了分类、详细分析和论述。

 

img8

img9

作者:傅熹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历史领域著名专家,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员,中国国家图书馆顾问,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相关研究

获奖文种:俄文

出版单位:俄罗斯东方图书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共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论文,下卷为图册,配有274幅严谨、准确、精美的插图,内容涵盖从早周到明清,涵盖宫殿、陵墓、寺观等多元类型,呈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完整发展脉络。作者傅熹年院士通过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单体(从宏观到中观、微观三个层级)设计方法系统分析和研究,发现并向世人展示出“中国古代建筑确有一套规划设计原则、方法和艺术构图规律”。这些规律随着时代前进不断发展完善,正是由于有这些原则、方法和规律控制,中国古代建筑才能在不断发展、推陈出新的同时做到承前启后、一脉相承,保持这一独特建筑体系的独立性和延续性。

 

img10

 

img11

译者:翻译团队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基基础研究所牵头,全国8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勘察设计、施工及工程装备企业的200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包括多位院士和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并考虑各篇章内容的专业性和译者团队的专业特长,对翻译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工。

原出版单位: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

内容简介:《岩土工程手册》由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组织编写,由4名全书主编、10名分册主编和99名撰稿人共同完成。全书分上下两卷,共9篇101章,全书1620页,2776千字。涵盖了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场地勘察、设计、施工、检测与监测、项目管理等内容。作者将源于岩土工程的大量工程案例通过精心遴选汇入各章,旨在促进借助多学科及系统性的方法应对岩土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挑战。本手册详细介绍了岩土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与关键技术,围绕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难点,提供了丰富的工程实践案例分析,并结合最新科技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系统梳理岩土工程发展历史、理论技术体系,对岩土工程建设全过程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了全面提炼与总结。

本书中译本是我国第一本系统引介欧洲特别是英国岩土工程知识体系与实用技术方面的专业手册。

 

 

 

供稿: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5年6月30日 10:5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