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中长篇小说《中国大港》研讨会在京举行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4-05-19 21:05 浙江
5月18日下午,由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社、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浙江文艺出版社、宁波市海曙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美视众乐影视有限公司承办的刘克中长篇小说《中国大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宝安,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副书记施扬,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郑林红等领导,梁鸿鹰、柳建伟、何向阳、马国仓、程绍武、刘琼、季亚娅、杨庆祥、刘大先、饶翔、傅逸尘、李蔚超等十二位评论界、文学界专家,及宁波市海曙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区文联主席薄慧敏,宁波市海曙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建东,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许龙桃,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主管肖真,宁波市海曙区文创中心主任钱利娜,浙江美视众乐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统、CEO章燕君等主承办单位人员出席研讨会。会议由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主持。
长篇小说《中国大港》以浙江港口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以梁云霄为代表的三家海港人20多年来在省委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指引下打破资源瓶颈,冲破国际围堵,完成两港融合,建成世界一流大港,领航世界航运进入中国时代的生动故事。小说写了普通人在大时代中的命运,刻画了40后、60后、80后三代海港人物群像,书写大海大港、大治大爱,描绘海山巨变,是一部反映浙江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锻造国家硬核力量的文学表达,是一部“中国大港”建设的擘画史、奋斗史、精神史,是一部填补中国海洋文学新时代主题空白的创意之作,更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正面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长篇小说。被誉为长河式小说传统与谱系中的又一重要作品,是具有“新时代文学品相”的长篇小说,是主题创作、主题出版的一次重大收获。
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主持。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副书记施扬代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致辞。他表示,当前,浙版集团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方位对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浙江探索“十大行动”,坚持做强做精做专主业,实施精品出版战略,完善“第一选题”机制,全力入规入项、冲奖夺杯,努力擦亮文化浙江的浙版标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积极打造出版标志性成果。集团下属单位浙江文艺出版社,一直以“出名著,出精品,求创新,求质量”为立社出书宗旨,推出过众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的图书,在主题出版、原创文学出版上成绩斐然,走在了行业前列。他表示,集团将根据专家研讨会的情况,对《中国大港》进行更加立体、全面的打磨和推广,助力浙江答好向海图强必答题,续写向海而兴高分卷,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弘扬海洋文化,擦亮“中华海洋文明起源地”品牌。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表示,很为这部作品的分量厚重所感动,认为这是主题出版的成功作品:“这是直接描写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一部相当厚重的作品,它以一个宏大的建设工程为背景,以众多的人物为主线,来构建一个宏大的画面,实现了现实与艺术的融合,在我们主旋律作品当中是写得很好的一部。这部作品非常巧妙地处理了时代关系,特别是对十八大之后的历史性成就都在书里做了艺术化书写,这很难得,体现了作品直面新时代、书写新时代的直觉。这部作品的电视剧已经在准备过程中,这么厚重的一部作品,影视作品未来的影响不可低估,非常期待能拍成真正好看的电视剧,成为长篇小说转化的一个典范。”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评价《中国大港》有土地的深沉厚重,有大海的气势磅礴,有港口吊塔一样的精神高耸,是一部具有新时代文学品相的大气厚重扎实之作。他认为,第一,《中国大港》是对“国之大者”的热忱书写,作品直面新时代景观,正面强攻,这是非常难的,书写了大港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象,是长篇小说一次具有冲击力的重要探索。第二,《中国大港》创造了一个文学新地标——宁州海山港。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作为的作家创作了许多的文学地标,但在文学史上海港的地标比较稀缺,这部作品着力塑造了宁州海山港这一现代化港口的鲜明标志性形象,也为我们当下文学屹然立起了一个文学的新地标。第三,《中国大港》贡献了普通劳动者的群像,描绘了一些普通劳动者在大时代中的奋斗史、心灵史、精神成长史,塑造了一批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第四,《中国大港》为文学扩容,是中国海洋文学史上一次有力的艺术探索,具有拓展创作疆域的价值。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大港》正在转化为影视作品,这也是一种创新之举,体现了《中国大港》优异的文学质素,彰显了文学的母体作用。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表示,看到这部作品非常兴奋,认为这是一部从文学角度歌颂诠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伟大进展和伟大成就的现实主义好作品,《中国大港》把“伟大时代要造就伟大作品”的道理具体地讲清楚了。他说:
“第一,小说角度巧妙,切入点新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推进必不可缺的大港大桥大船的故事讲得很好。通过四个家族和谱系的命运变化,很好地弘扬了中国深深植根于民众之间的文化精神,无论是对于梁海生,还是他的儿子梁云霄,海都是带来恨和爱的一个最关键因素,所以故事一开始就很抓人。作者把深深扎根于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精神和日常生活打通了写,的确是有独到之处,立意高远。
“第二,小说作品场景宏大,视野宏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展中遇到的挑战、矛盾做了深度的挖掘和描写。通过几个家族的命运变迁很自然地流淌出来,而不生硬,让我感觉到作家的功底是深厚的。大港背后是科技的进步、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品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跨过的几个坎,都做了深入的描述。
“第三,小说作品人物众多,情节抓人,通过这些人物把科技、文化教育、工业进展、国内外交往过程当中的精神碰撞也很好地展现出来,作品丰富,色彩鲜艳,这部作品在内容上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是一部具有浙江特色、全国意义的现实题材文学精品,有助于凝聚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力量。”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正面书写新时代成就的长篇小说,是艺术上、主题上既精细又宏大的一部作品,向作者刘克中以及浙江文艺出版社表示了热烈祝贺。他说:
“第一,这部小说在今天出现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把长篇小说所应该具备的虚构和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所要坚持的非虚构进行了一次有益的结合,这种刻意的要虚化或者打破虚构与非虚构界限的做法,现在确实值得我们从事文学研究的人关注。
“第二,这部小说在长达70多万字的篇幅当中有众多的人物,光人物表上面就有几十个,故事密集,线索纷繁,但总体上看它有主有次,铺排条分缕析做得比较好,这个很难得,也体现了刘克中同志在创作过程中确实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兼具,很好地体现了‘四力’制作,非常让人钦佩。
“第三,这部小说的影视改编在长篇小说的创作时期就已经在筹备,所以这部小说本身它的故事描述、情节描写有一种很方便改编电视剧的状态,希望未来电视剧能拍出专业性,不要光写这个人物命运、感情的东西,要把建桥、建港、建船内部的科技含量体现出来,展现科技背景下浙江宁波、舟山全方位高速发展的现状。”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梁鸿鹰认为小说足够新奇、惊心动魄,敬佩这样的写作。梁鸿鹰说,刘克中的写作给人很多非常好的启发,他用足够文学的方法施展文学的魔力,让事实化成了艺术,让读者可以信服,他编织了三代人对于海洋不同的认识,三代人的拼搏和命运,绘制了海洋生活的风俗画,也书写了当代人自强不息的心灵史,也给我们捧出了长三角地区社会生活的全景图。而这种全景图不是单调的平铺直叙,不是所见即所得的,不是通过采访把这些人的生活写出来就完了,而是有它的丰富性、复杂性、立体性,这是刘克中作品的文学魅力所在。“读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体会这二十多年以来浙江人向海图强的不容易,当中有精神的支撑,有事业追求的锲而不舍,同时也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整个图景的鼓舞,所以从这些意义上来讲他是非常成功的。实际上,就我们国家整个文艺创作来讲,书写海洋、书写港口的作品是非常稀缺的,尤其是现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不能向海图强,不能书写好当代海洋建设生活,那肯定是不对的,因为现实本身的巨变已经放在那儿了,我认为刘克中很好地补上了这一课。”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长、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对刘克中持续的创作力表示钦佩,认为这部小说是主题创作近年来的罕见之作,值得盛赞。他说:“第一,《中国大港》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直面中国发展重要时期的重大事件,正面描画新世纪,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重要区域人民主体生活的长篇小说力作。近十多年来,像《中国大港》这样厚重、恢弘,能够准确地呈现时代样貌,鲜明表现时代精神,主要人物群像正面且丰富,价值取向正确的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是非常罕见的。第二,《中国大港》是一部有中国文化之根,塑造人物形象、展示多种多样人物命运比较成功的作品,它初步显示出了史诗的品格。第三,《中国大港》是一部讲出了中国特色故事的成功的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的故事讲出了大小,讲出了层次,大的层面讲清楚了两个大港为了服务于国家大战略的需要,从相互拆台到最后融合发展的变迁历程,中的层面我认为讲全了三个家族或者家庭几十年的变迁,小的层面则是讲透了主要人物的方方面面。”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长篇小说《中国大港》填补了海洋文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题的空白:“刘克中的海洋文学或者说海港文学,放了很多新质的东西进去,当中能看到港口、海运、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国际航运峰会、国际航运联盟、数码智控、无人码头、新航海时代的开启、国际化港城等,既写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又写了它的科技进步,既写了中国式现代化,又展现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在故事情节大开大合当中,刘克中把梁云霄、宁霞、宁虹、姚子期、宁嘉南等人物都立起来了,里头有很多戏剧性的冲突,有他们所经历的时代、他们年轻时期的梦想,一直到他们投入到中国大港建设当中的实践,最后他们仍然有一种浪漫的归宿,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作品。”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认为《中国大港》是一部相当成功的宏大叙事的长篇小说,让他想到了路遥《平凡的世界》。
第一,《中国大港》以人写港,写出“国之大者”。海港作品中承载了海港人的爱和恨,海港人也承载了国家的爱和恨。从爱的角度来说,海港体现一个国家的实力,体现了海洋经济,体现航运联通世界的巨大作用;从恨的角度来说,中国也曾经经历过国外几门大炮在海港上一架就能殖民和霸占一个国家的历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部主题非常鲜明作品。作者从人的变化写港的变化,以人物的群像刻画出当下中国港口建设的气派和气象。他把大港、大桥、大船放在一起写,“国之大者”体现得更加充分。作品中还折射出了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主题,对新时代的图景把握得非常好,真正写出了大港的变迁、山海的巨变。
第二,以港写人,写出了人间烟火。小说写了三代人的感情生活和为事业奋斗的故事,对情感的描写非常细腻,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出,把人物之间的爱情、友情、亲情,特别是海港人的豪情都展现得非常充分,写出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吃苦耐劳的美德,通过写海港的价值写出了人的精神。
第三,以港写史,写出了共和国一段恢弘的历史。这部作品反映了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特别写出了国家的硬核力量。对共和国历史来说,港口只是一个横截面,写港口以小见大,生动写出了共和国的建设史、发展史、开放史、民族的精神史,很好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是对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礼赞之作。
《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认为这部小说用文学的方式描绘时代画卷,反映时代巨变,主题突出、题材鲜明,是一部内涵内容厚重之书,是主题创作的感动之作,小说在题材上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长篇小说题材的新开拓,呈现出一种新的长篇小说审美面相。他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我国尚未形成海洋文学流派,《中国大港》不仅书写了人与海洋的关系,还书写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港口一体化建设为经,以三个家庭三代人的生活、事业、梦想、爱情、工作、职场为纬,既写出了宏大的主题,又展开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和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有题材的空白。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定义《中国大港》是一部具有复杂矛盾和丰富面相,具有突出的海港、海岛地方生活经验,富有浓郁现代气息和青春理想气质的工业题材小说。她指出,小说建立在现实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对宁波舟山港及中国的海港建设和海洋文化进行真实的书写,扎实性、丰富性、复杂性兼备。同时,小说塑造了渔民、工人、科技工作者、行政人员等一批层次丰富的群体形象,写出了只有在渔民文化下才能够哺育出的硬汉气质,写出了时代发展中的时代气势。
北京出版集团十月分公司总编辑,《十月》执行主编季亚娅表示《中国大港》虽然是她近几年读过的最长的小说,但它提供了一个特别令人信服的新时代的家国叙事,精彩纷呈,读起来山风海骨、荡气回肠。小说比较好地写出了个体的成长和国运的关系,用一种创世记般大视野的全景视角讲述中国大港从无到有的过程,让人心潮澎湃。第二,书中关于人物群像的描写十分成功,虽然人物众多,但辨识度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读完后都能记得住。第三,小说为中国文学贡献了新的词汇,也贡献了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补足了中国海洋文学的某种缺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庆祥首先肯定了题材的稀缺性,认为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长篇小说。他说,书中既有港与岛的“离港书写”,也有港与家族的“在港书写”,是对中国大陆汉语书写海洋性方面的补充,以梁云霄为主的小人物书写大港、大桥、大船的大题材,艺术性成就很高。他特别强调,作者对于跨国资本间角力之复杂性的描写极具功力,是一大文学贡献,跨国资本话题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学话题,写得非常了不起,这是小说的一个特别大的亮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认为整部小说充满昂扬的气息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象万千。小说在题材上具有开拓性,既不是海洋文学,也不是大陆文学,而是与小说中强调的陆海联动一样,形成了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新型题材,即陆海书写。另外,从手法上来说,这部作品的情节多采用高概念叙事的手法,具备一定的娱乐性,一是其中透露出的行业内幕,二是众多充满感染力的场景描写,让人读来只觉津津有味。
《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文荟版主编饶翔认为这部作品某种程度上借用了家族小说的写法,对人物的塑造是鲜活的,人物有性格,对话极有生活气息和戏剧张力,且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与报告文学不同,小说虚构的方式也能给题材更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小说中,港口的建设和海洋的发展都是通过主人公梁云霄去呈现的,这个人物是高度凝练化的,他的成长和港口建设的历史也是同步的。
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傅逸尘认为读这部作品是他绝无仅有的畅快的阅读体验,小说旗帜鲜明地体现了新时代文学本质属性。他说,小说逻辑严密、结构严谨、戏剧冲突集中,切入角度巧妙,人物塑造成功,自己从下午读到后半夜2点,手不释卷读完。他说,刘克中在新时代的军旅作家中是非常独特的存在,横跨影视、文学。这也造就了刘克中小说写作很鲜明的特点,即故事性强,才能让一部体量如此之大的小说,读来非常轻松,也为日后转化成电视剧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同时,这部小说也旗帜鲜明地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工业性,而这种工业性恰恰是新时代中国文学一个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本质的属性,这是独特的存在。《中国大港》主题、思想、审美范式上体现出来的鲜明的工业性是新时代文学所召唤的,同时也是很稀缺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谈了对电视剧改编的期待,认为这是一部极具积极进取气息的小说,提供了一个庞大的故事库,一个港口发展的素材库,一个海洋风土人情的展览库,一个四十来个的人物库,是一个传奇文本。如果改编为电视剧,是有很多可能性的。中国的新时代,是从无到有、后发制人的,最终创造出世界奇迹。在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梁云霄身上,就能够看到奋起直追、敢想敢干的新时代人物的气质。海洋文明是冒险家的文明,而梁云霄就是这样一个孤勇者。
《中国大港》作者刘克中在答谢致辞中说,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气象万千,他非常主动自觉地要为时代书写;感谢浙江大地上勇立潮头的人们,他们给予了文学以无穷的力量。他谈到了在采风、创作、出版、电视剧转化等方面中国作协、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文艺出版社等给予的关心关注和全方位支持,表示将继续打磨好作品,继续创作更多更好的为时代书写、为普通人放歌,能流传后世的小说。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还有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宝安,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郑林红,宁波市海曙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区文联主席薄慧敏,宁波市海曙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建东,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许龙桃,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主管肖真,宁波市海曙区文创中心主任钱利娜,浙江美视众乐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统、CEO章燕君等。
《中国大港》全书76万多字,由刘克中历时3年创作完成,一经出版,便引起业界和读者瞩目。现已入选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23年度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登上了4月浙版好书榜、腾讯好书4月文学原创好书榜、探照灯好书4月榜等多个重点推荐榜单,正在同步改编为电视剧。
刘克中 著
2024年4月出版
▲点击封面,即可预订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中国大港》以浙江港口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以梁云霄为代表的三家海港人20多年来在省委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指引下打破资源瓶颈,冲破国际围堵,完成两港融合,建成世界一流大港,领航世界航运进入中国时代的生动故事。小说写了普通人在大时代中的命运,刻画了40后、60后、80后三代海港人物群像,书写大海大港、大治大爱,描绘海山巨变,是一部反映浙江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锻造国家硬核力量的文学表达,是一部“中国大港”建设的擘画史、奋斗史、精神史,是一部填补中国海洋文学新时代主题空白的创意表达作,更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正面书写新时代成就的长篇小说。被誉为长河式小说传统与谱系中的又一重要作品,是具有“新时代文学品相”的长篇小说,是主题创作、主题出版的一次重大收获。
作者简介:
刘克中
刘克中,1974年出生于河南遂平,原北部战区陆军创作室职业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八届中青年高研班学员,之江编剧村首批入驻编剧。作品有长篇小说《英雄地》《蓝焰兵锋》等七部,电视剧《梦想城》《三泉溪暖》《女儿红》《维和步兵营》及电影《目标战》等十六部,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